江南体育:蛇年新春新体验!淄博博物馆活动连连快来感受年味!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4-18 14:24:08
 假期怎么过?逛博物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1月26日,记者获悉,春节期间,我市各主要博物馆都将正常开放,并推出许多精彩展览、活动,为广大市民、游客的假期安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  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,琉璃灯工、VR沉浸式、刻瓷艺术、淄砚文化等系列展览惊艳亮相。其中,“浴火芳华—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”为该馆倾力打造的新年首个原创展览。展览用玲珑、缤纷、万象三个单元,展示了19位当代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大师

  假期怎么过?逛博物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1月26日,记者获悉,春节期间,我市各主要博物馆都将正常开放,并推出许多精彩展览、活动,为广大市民、游客的假期安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

  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,琉璃灯工、VR沉浸式、刻瓷艺术、淄砚文化等系列展览惊艳亮相。其中,“浴火芳华—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”为该馆倾力打造的新年首个原创展览。展览用玲珑、缤纷、万象三个单元,展示了19位当代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大师的93件艺术作品,是琉璃灯工艺术的第一次集体亮相,体现了琉璃灯工千姿百态、美轮美奂的精湛技艺。琉光璃彩的灯工展品、恰如其分的照明设计、相得益彰的场景布置,共同营造出这个展览诗情画意般的独特意境。

 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则通过大空间VR体验,再现沉睡数千年时光的神秘古蜀国,打造还原历史的古蜀文明奇境。现场呈现多件三星堆文物复制珍品,配套文创互动展区。

  淄韵缶铭——淄砚铭文创作展。展出110多位中日名家共同参与创作的92件作品,其内容均源于吴昌硕先生砚铭、诗文、联句等,砚台、铭文、书法、镌刻、棰拓等诸艺合一,充分展现砚台文化的艺术魅力。

  瓷以载道——丁邦海刻瓷彩绘文化主题创作展。展览展出丁邦海先生近年创作的黄河文化、JNTY.COM齐长城文化和红色文化三大主题系列59件刻瓷彩绘艺术作品。

  此外,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还开展了“博物馆过大年”系列活动,包括“年俗文化营”研学实践活动,时间为2月6日至2月8日,每天9:00至16:00;“巳巳如意过大年·博物馆里的生僻字”公益文化活动,时间为1月29日的10:00至11:00;“巳巳如意过大年·非遗拓印”免费体验活动(每天限10人),时间为1月29日至2月4日9:00至10:00;“巳巳如意过大年·猜灯谜”公益文化活动,时间为1月29日至2月12日。

  在淄博市博物馆,“汉画像石上的孔子——济宁汉碑汉画像石拓片展”于近日开展。展览精选近40件汉代画像石及碑刻拓片,涵盖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等内容。在此基础上,1月29日至2月4日,每组进馆观众有一次机会参加“寻宝”活动。只要能凭借手中拓片的一角找到相应拓片的名称,就可以到该馆宣教文创科办公室核对答案,准确答对的前8组观众可领取精美文创一份。

  齐文化博物院又有大动作啦!一件珍贵的圣旨于新春期间亮相齐文化博物院。这道圣旨,来自清代,与临淄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——徐华清有关。圣旨承载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帝王威严。它不仅是皇权的象征,更从字里行间、材质纹理中,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的政治、文化与社会风貌。字迹笔锋刚劲有力,印章鲜红夺目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庄重与尊贵。此外,展览还精心搭配了其他相关展品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圣旨背后的故事。

  谁说年味淡了?蒲松龄纪念馆“聊斋里的年味”系列活动即将开启。具体安排有:1月29日,大年初一,来蒲松龄纪念馆偶遇“聊斋里的仙女”,讲解员将着汉服进行特色讲解,并有“柿柿如意”扭扭棒DIY活动和剪纸艺术体验活动,增添节日喜庆气氛。1月30日,大年初二,馆内开展“灵蛇纳福 新年拓印”DIY和“柿柿如意”扭扭棒DIY活动,让我们收获满满福气,感受不一样的年味。1月31日,大年初三,该馆邀请聊斋文化艺术学会的书法家们现场书写“年味”书签,将满满祝福送到观众手中。

  2月1日,大年初四,馆内开展“灵蛇纳福 新年拓印”DIY,快来馆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,亲手拓出自己的蛇年好运,更有剪纸艺术邀您体验。2月2日,大年初五,该馆邀请聊斋文化艺术学会的书法家们为现场观众书写“年味”书签。2月3日,大年初六,可以来蒲松龄纪念馆体验非遗瓦当拓片,把古人的吉祥祝福拓印下来,带给亲朋好友,进行一场贯穿古今的对线日,大年初七,可以来蒲松龄纪念馆体验非遗瓦当拓片、剪纸艺术,收获满满的祝福与爱。

  2月9日,正月十二,馆内开展蛇年花灯DIY制作,通过简单的组装,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国潮花灯,感受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,让孩子们创意无限放大,享受制作的乐趣。

  据悉,自小年开始,蒲松龄纪念馆一键“换装”,对联、“福”字、红灯笼······统统安排,除了正月初一开始的有奖猜灯谜活动外,该馆还推出了“聊斋里的年俗”线上宣教、灵蛇启航 说文解“蛇”以及新春打卡墙等,让市民游客尽享聊斋里的年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